国际航运市场近期持续承压,欧美四大主要航线运价连续十周下行,南美等航线跌幅尤为显著。当前运价已普遍跌破成本线,部分航商采取减班并舱策略以稳定市场,但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叠加贸易政策变动,使得航运业复苏节奏仍存在不确定性。
大西洋海域近日发生一起海上运输安全事件。地中海航运公司(MSC)旗下“MSC Houston V”号集装箱船在航行途中遭遇强风暴袭击,导致船体剧烈颠簸、货柜堆垛坍塌及部分集装箱落海。该事件再次引发国际航运界对极端气候应对机制与货物固定标准的深入探讨。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的核心基础设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中国制造”的出海路径。通过前置仓储、本地化配送与智能化管理,海外仓不仅缩短了国际物流链路,更成为连接中国企业与全球消费者的关键纽带,推动着中国跨境电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升级。
一列装载日用百货与电子产品的国际货运列车近日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驶向俄罗斯,标志着该口岸今年跨境班列通行量较去年同期提前18天突破2000列大关。作为连接中国与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这个西部口岸正以不断提升的运输效率,持续强化我国对外贸易的陆路通道优势。
近期国际海运市场经历剧烈波动,欧洲航线运价持续探底引发行业关注。尽管头部航运企业通过调整船舶部署试图稳定市场,但供需失衡叠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运价下行压力持续显现。
美国政府近期针对中国造船业提出一项争议性政策,拟对中国制造的船舶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费用,并对相关运营商附加额外成本。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措表面上旨在削弱中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实则可能引发全球航运体系的结构性动荡,甚至对美国本土经济造成深远反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