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重启关税工具的行为,正将全球经济推入新一轮动荡。美国政府以保护本土产业为名,自2025年起对包括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及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这种单边主义举措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反而触发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暴露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多重弊端。
3月16日傍晚,台湾籍集装箱船"建辉轮"在基隆港东10码头进行燃油补给作业时,因操作失误导致重油泄漏。事故造成港区东岸多个码头共7艘船舶遭受污染,其中包括国际航线货轮及港务作业船舶,引发航运作业受阻与海洋生态保护双重考验。
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环保法规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变革,台湾航运企业阳明海运近期宣布新增13艘双燃料船舶建造计划,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企业船队升级进入新阶段,更折射出行业向低碳化转型的深层趋势。在红海危机重塑航线格局、国际碳监管体系加速形成的背景下,航运企业的战略选择已从单纯运力竞争转向技术储备与环保能力的综合较量。
国际航运市场近期呈现新一轮价格波动,全球知名航运企业达飞集团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4月起实施多项运费调整方案。此次调整涉及亚洲至地中海、北非及西非地区的主要航线,反映出航运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动态调整策略。
也门胡塞武装近期宣布对美实施海上反制措施,全面禁止美国籍及美军舰船进入南红海至亚丁湾水域。这一决定直接回应美军3月中旬对也门境内目标的空袭行动,该次军事打击已造成数十人伤亡。作为全球贸易动脉的关键节点,红海航线的安全形势正面临新一轮考验。
近年来国际海运价格呈现剧烈波动,近期市场出现的运费回落现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多位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价格波动折射出全球贸易环境与海运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