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月21日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条款修正案,拟对涉及中国制造的航运船舶加征高额港口费用。该提案若获通过,将重塑中美航运成本结构,并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2月下旬,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延续下行趋势,主要航线现货运价显著下滑。受春节后全球贸易需求疲软及供应链恢复节奏不均影响,跨太平洋与亚欧等主干航线运价双双走低,部分航线跌幅突破两位数。航运分析机构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与去年同期相似,但供需失衡压力更为突出,行业正面临新一轮运价保卫战。
2025年2月2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公告,拟针对中国在海事、物流及造船领域采取限制措施,包括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籍船舶和由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高额费用。这一举措基于2024年拜登政府启动的301调查结论,旨在通过行政手段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目前相关提案已进入公众意见征询阶段,并将于3月24日举行公开听证会。
近期国际海运市场显现波动特征,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呈现持续回落态势。最新航运指数监测显示,亚洲至美国西海岸集装箱运费较前期出现显著回调,东海岸航线运价同步走弱。与此同时,亚欧主干航线运费较上月峰值已缩减近半,地中海航线亦面临下行压力,全球海运市场正经历供需格局重塑的关键阶段。
2025年1月,亚洲至美国海上集装箱运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单月货量刷新历年同期纪录。据权威航运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当月运输规模较上年同期实现双位数增长,延续了过去17个月持续同比扩张的行业趋势,标志着跨太平洋航运通道正迎来新一轮需求高峰。
全球货物吞吐量领先的宁波舟山港近日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通过本地化部署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其智能闸口系统正式升级至4.0版本。此次升级标志着港口运营模式从传统自动化向深度智能化转型,为全球港口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