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推进的背景下,青岛港凭借其东北亚航运枢纽的区位优势,正通过智能化物流技术革新,构建从华东沿海延伸至中亚腹地的全链路运输网络,为推土机、平地机等重型工程机械跨境运输提供高效、稳定、低碳的解决方案,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基建合作的战略支点。
智能物流的枢纽引擎:青岛港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作为全球第七大集装箱港口,青岛港通过密集的“一带一路”航线网络与现代化装卸设施,实现与中亚五国、俄罗斯等关键市场的无缝衔接。将传统海运35天的运输时效压缩,叠加“船边直提”“云港通”等智慧平台技术,单票货物通关效率提升,成为工程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跨境运输的首选通道。
全链路解决方案的三大创新实践
技术赋能:数字化重构物流生态
 通过“云港通”智慧平台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从订舱、报关到运输的全程可视化管控。例如,进口提箱业务耗时缩短,船货匹配效率提升;北斗导航系统则为跨境车队提供定位,确保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复杂路况下的运输安全。
绿色低碳:智能装备驱动减排
 青岛港引入“智能空轨”“船船直转”等低碳模式,叠加新能源运输车队,单次运输碳排放降低。2025年优化的联运体系,为重型机械等货物提供双向绿色通道,助力客户物流。
资源整合:多式联运网络覆盖
 通过“四港联动”战略,整合青岛港、陆港、空港与信息港资源,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