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输入需要搜索的关键词 全站搜索

青岛物流:有关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讨论 青岛物流:有关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讨论

青岛物流:有关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讨论

分类:行业知识 734 0

为推进青岛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境货物通关便利化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经海关总署批准,对青岛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以通关作业无纸化方式申报提交的有关随附单证予以简化。现就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对特殊监管区域和境外之间进出境备案清单的随附单证,如合同、发票、提单、装箱清单等,企业在申报时可不向海关提交,海关审核时如需要再提交。

二、企业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进出境备案清单随附单证的归档、保管、接待查阅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单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最近,再次听到部分特殊监管区内企业的抱怨,引发了青岛物流公司的小淳对特殊监管区的思考,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和想法,并请专业人士给予置评,希望能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的建设和改进有积极意义。


青岛海关特殊监管区

参加此次讨论的是来自青岛、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无锡、厦门等口岸的12名行内专业人士,他们基本上都有着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相关从业经验,对于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有各自独立的见解。

一、对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整体评价

小淳:

我认为特殊监管区制度不是很成功,本人听到的来自区内企业的抱怨不少。最大的问题是:和区外企业相比较,缺少实质性的优惠和便利,在很多方面,区内企业受到的管制和约束反而高于区外企业,形成一个很奇特的制度倒挂状态。购买商品的顾客看到打折促销的招牌进入商场,抢购商品后到隔壁的商店一看,居然一点不便宜,产生强烈的心理受挫感。

评议:

基本赞同上述观点。

① 综保区暂时尚没有自己专门的管理办法,至今多使用保税港区管理办法,而很多由出口加工区升级而来的综保区又部分地沿用出口加工区规定,导致综保区之间政策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② 区内政策要进行调整,进一步简化、优化,尤其是区内企业不能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从而间接地导致其内销产品与区外企业的产品在价格竞争中没有优势,当然,目前特殊区域内一般纳税人试点工作已经开始。

③ 林林总总的特殊区域类型,很多政策搞得企业晕头转向,应继续加快整合。

二、特殊监管区内、外企业各自的便利/优惠

小淳:

目前看,区内企业比区外企业优惠的仅仅限于企业投资项下的进口设备免征关税范围比区外企业大,但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来说,区外也同样可以免征关税,而对于关税税率很低的设备,免征部分金额很小,吸引力很有限;另一个是国内采购入区退税,区外企业通过到附近的特殊监管区兜一圈也可以实现,实惠同样不大。还有一个就是消耗性物料,区内企业的尺度也宽于区外企业,但差异也是十分微小,并不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反,因为设置了“二线",无论是进出口货物还是国内货物,进出企业的手续明显复杂,时间明显延长,成本明显增加;第二是区内企业开展业务经营活动受到诸多限制,明显不如区外企业。

两相比较,区外企业似乎还好一些,一部分企业从区内搬到区外,一部分搬不出来的怨声载道,一部分特殊区域进行“区中区"改造等,都是这个制度不完善的表现。

评议:

基本同意上述观点。

①  区内操作灵活性非常差,因此很多大型企业将工厂坚持开在区外,甚至一些区内搬迁到区外。

② 国内采购货物进区退税,基本上都需要通过第三方代理进行操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合规,但是同时带来了企业成本的提高。

③ 由于区内较差的操作灵活性以及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使得区内企业的管理成本更高。

三、设置物理围网的必要性

小淳:

我认为没有必要。设置物理围网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不就是要把进口的保税料件有效地管起来吗?加工贸易发展到今天了已经几十年了,经过大浪淘沙,绝大部分偷鸡摸狗、非合规类加贸企业已经基本淘汰出局,留下来的都是有规模,重管理、讲合规的“良民"企业,对这样的企业你围不围网都一样,这些年这么多的区外加贸企业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对一个正规企业而言,确保保税料件不能擅自内销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建设物理围网属于投入最高,效果最差的一个选项,为何一定要抱住不放?

评议:

5人明确赞同上述观点,2人明确反对,3人认为既然设置了围网,就要对区内企业实施特殊便利措施才有价值和意义。

四、信息围网是否能够充分满足海关管理需要

小淳:

在我看来,采用“信息围网"是一个比较好的主意。但即便是“信息围网",也有一个具体如何实现的路径问题,好的企业都有自己的ERP系统,对料件都有相应的管理要求,这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围网",只不过海关对企业的“信息围网"信不过,要自己另外建一个,让企业把信息存放到海关的数据库里。对此我也认为值得商榷,因为海关所需要的信息都是来自于企业,如果对企业保存信息不放心,企业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呢?所以我认为海关应该认真研究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将企业内部管理和海关的管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议:

部分赞同上述观点。

五、特殊监管区是否为“单独关境"

小淳:

我认为不是。什么是“单独关境"?香港、澳门、台湾才是。“单独关境"最大的特点是同一个主权国家下各自独立的海关领域,属于完全不同的体系,不能因为对某一个区域实施不同的海关管理制度就将其认定为“单独关境",如果这一条能够成立的话,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都实施相对独立的加贸管理制度,岂不是都可以称之为“单独关境"?

区内企业目前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和这个“单独关境"或者说“境内关外"的概念相关联。因为你是境内关外,所以财政部、税务总局就顺着你的这个说法,将区内企业界定为“非完全境内企业",不给一般纳税人资格,不能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国务院三番五次要改变,就是改不了。归根结底,还是海关设下的套,把一大批好端端的企业生存发展之路堵死了。

评议:

5人赞同上述观点,2人不赞同,其他人未就此问题明确表态。

六、目前的特殊监管区管理制度(包括海关以及海关以外的其他部门)如何调整和完善

小淳:

我的建议是:

1)取消“境内关外"的说法,赋予企业充分的企业法人资格,允许企业开展除了加工贸易以外其他正常经营活动;

2)不要强制设置物理围网,已经建设的也应弃置不用,真的没有发挥什么积极作用;

3)对区内企业实施信任(自主)管理。海关突出重点,管理目标的指向就是保税料件确保复出口或者补税内销,还可以通过对擅自内销的严格执法来保证上述管理目标的充分实现;这个管理思路的基础是:海关有足够的手段和措施,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跑不掉。

4)按照以上思路,对加工贸易的单耗、核销管理进行改革。

评议:

各地、各方面意见、看法纷杂,海关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把加工贸易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


加工贸易前景展望

加工贸易前景展望

小淳:

加工贸易在中国走了三十多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功不可没。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形势并不理想,除了国际市场低迷、劳动力及综合成本快速攀升等正常合理因素外,相关管理制度没有相应调整,过严过死也是一个原因。除了上面说到,还有全球维修、再制造业务,相比于普通的加工装配,维修、再制造的技术含量更高,收益更大,属于服务贸易当中很好的一个类型,但这项业务的开展始终无法拓展,很多企业求诉无门,最后只好打道回府。

从韩国、台湾等地的发展经历看,加工贸易逐步下降、转移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不会彻底消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能够做的就是想办法将转移的速度慢下来,能够挽留的多一点,留下的经营生存得好一点。由于中国自身作为一个巨大的终端市场,把上面的三点做好了,同样是意义重大。

评议:

低技术含量的加贸业务逐渐退出或转移是必然的,而出境加工快速增加也是一个大趋势,海关应该顺势而为,制定新制度,完善老制度,引导加贸业务的转型和升级。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
    免费预约高效物流服务

    loading...